索引号: 2528144605935882078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发布机构: 组配分类: 省人大建议
文件编号: 发文日期: 2024-08-26
青岛市人民政府 对省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第20240065号 建议的答复

张大为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建设‘营商址引’统一地址应用体系探索智慧城市治理新模式的建议”收悉。我市高度重视,迅速组织相关部门认真研究,现答复如下:

二、我市统一地址库建设情况

(一)工作进展情况。目前,我市公安、自规、住建、民政、城管等部门均已在本单位业务基础上,探索建立了符合本单位工作需要的地名地址管理系统。其中,市公安局在户籍管理的基础上建立了公安标准地址库,实现全市范围内户籍地址信息的全量汇聚,共有包含区县、乡镇街道、小区、门牌号、单元、楼层、房号、详址等80余个字段的1023万余条数据。市自规局建设了标准化不动产登记地址库,全市共有670万余条不动产登记信息,房屋登记信息都已进行房屋落宗,宗地码可对应坐标信息实现落图,目前已使用接口形式对外提供不动产信息核验和查询服务。市住建局在户籍地址信息基础上建设了CIM(公共信息模型)基础平台,搭建了全市276万栋建筑白模,可提供地址编码、智能搜索等地址服务,平台已对接科技局、教体局、卫计委等委办局的专题数据,实现多部门业务数据落图。市民政局承办市辖区城市道路命名工作,掌握全市道路名称信息及变更历史,尚未形成标准化的道路名称地址库,目前正在建设青岛市“区划地名一件事”信息管理平台,以及标准区划地名数据库,以实现区划地名业务信息化办理。市大数据局以青岛市一体化大数据平台为基础,已汇聚了公安户籍、水气暖等地址类数据。市城管局建设了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使用天地图逆地名编码方式定位地址信息,汇集了七区三市城市建成区的地名地址数据。市行政审批局正在建设商事登记领域地址标准化数据库,通过商事登记业务、商区楼宇摸排、集中办公区管理等途径不断丰富充实数据库信息,力争为住所登记规范化提供参考。

(二)存在问题。一是地址信息管理权责不清。地址数据涉及的面广量大,以目前掌握的数据来看,仅公安户籍地址库便有超千万条的地址信息,各相关职能部门掌握的数据量动辄都是数百万量级,巨量地址信息令数据清洗、编码、更新的工作量巨大,从中央到省、市,均未明确标准化地址库建设工作的牵头部门和责任部门,进一步增加了地址数据整合的难度。二是缺乏统一的地址数据标准。当前各职能部门使用的地址数据均是为了满足本单位的业务需求,各部门的标准地址数据库建设标准、编码方式以及规模口径并不统一,整合过程中会出大量数据字段的空白缺失,易使数据跨领域应用过程中出现准确性不足等问题。三是缺乏网格化房屋地址管理体系。当前掌握的地址数据存在大量未更新、延迟更新等情况,各职能部门在工作中收集的地名地址、房屋信息都不统一,并未现场核实地址房屋的实际情况,亟待通过社区(村)网格化管理体系,运用现代化、智能化的手段进行排查筛查

二、下步工作计划

建设统一地址库需要整合道路名称、门牌号码、房屋用途等地理信息,需要统筹公安、自规、住建、大数据、民政、城管、市场监管、行政审批等各部门业务系统和数据资源,共同探索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统一地址应用体系和智慧城市现代化社会治理模式。下一步,我市将借鉴深圳、杭州等先行地市在统一地址应用体系建设的先进经验和实践效果,由市大数据工作主管部门会同市公安部门、市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市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市民政部门等加强我市地理数据资源收集、汇聚、治理、共享、使用,依托市公安局前期建设形成的户籍地址库,通过数据治理、商业数据补充完善后,融合行政审批、城管、自规等部门已有业务地址数据,形成一套全市统筹管理、集约建设、标准统一、全面汇聚、按需共享、合规利用、安全可控的统一标准地址库数据,为政府部门、社会公众参与社会治理提供应用支撑,切实提高社会治理的科学化、智能化、精准化水平。

 

        青岛市人民政府

                                    2024年6月20日

 

(联系人:牛晓晨,联系电话:0532—66209680)


Baidu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