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收藏
取消收藏
“人才服务一件事”让人才服务更温暖
青岛政务网 发布日期 : 2023-02-24
字体大小: 打印

一、案例简介(背景)

为加快推进“数字青岛”建设,青岛市人社局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目标导向,针对人才服务“办理事项多、政府部门多、证明材料多、申请表单多、办事流程长、等待时间长”等碎片化问题,搭建了人才服务一件事联办平台(以下简称平台)。平台将分散在各部门办理的单个人才服务事项集成为企业和人才视角的一件事通过业务流程再造、电子证照应用、数据共享联动,实现人才服务一次告知、一套材料、一窗受理、一网联动,提升了人才服务体验度、获得感和满意度,推进了“无证明城市”建设。

二、主要做法

平台通过数据汇聚和业务协同,打破部门壁垒,梳理业务表单整合提交材料应用电子证照,优化办事流程实现跨部门多事项一站式服务。

(一)聚焦人才需求,创新政务服务机制。平台围绕解决人才服务碎片化问题,通过“一件事”数字场景重构,将涉及人才服务分散于各部门的“单个事项”集成为“一件事”,分散经办模式改变为集成办理模式。人才可自主选择PC端或手机端登录平台,根据自身需求选择单项业务或选择多项业务进行同步联办,申请提交一次、信息填写一遍、材料上传一套,全程进行微信实时推送,有效提升人才满意度和获得感。

(二)聚焦精简材料,创新业务协同机制。建立了由人社牵头,教育、公安、住建等相关部门协同配合的人才服务“1+N”工作机制通过反复梳理和论证,将人社、公安、教育、卫健、住房、科技、医保、自然资源规划等部门13个服务事项纳入平台,实现多事项一窗受理相同材料合并复用信息共享取代申请材料并且,平台充分应用电子身份证、电子社保卡等电子证照,进一步精简办事材料、降低办事成本,实现了人才服务提质增效。

(三)聚焦精准服务,创新数据引领机制。平台充分发挥大数据优势,形成人才“一人一档一画像”,开展政策找人主动告知精准服务秒批免办”智能化服务,解决企业和人才对政策“不知道、找不到、看不懂、不会办”等问题,努力实现人才政策不来即享、即申即享、免申即享。通过跨部门数据共享和电子证照应用申报材料自动调取代替人工提供,由数字化存储代替纸质存档规避了材料造假篡改的风险,确保了业务办理过程的真实和准确

三、利用的数据资源

通过全市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交换平台,共享教育、科技、公安、自然资源规划、住建、卫健等部门数据,实现学历确认、职称资格确认、落户资格审核、人才住房申请资格审核、高校毕业生住房补贴、青年人才一次性安家费、一次性创业补贴、创业担保贷款申领、高层次人才服务、灵活就业人员社保补贴、见习平台、招聘 e 站、高层次人才子女入学办理、高层次人才就医保健预约、养老保险关系接续13项业务协同办理。

四、取得成效

平台在全省率先建立了以人才“引育留用”机制为主线,以数字技术、电子证照、电子档案、流程驱动为支撑的“一件事”服务模式有效破解人才服务碎片化问题。

优化了营商环境,助力企业留住人才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人才在企业创新发展中的作用日益突出青岛市在全省率先打造人才服务一件联办平台焦企业科技创新需求,为企业吸引人才提供了坚实平台支撑,企业汇集人才、留住人才,获得了企业高度认可。截至目前,已为1818名高层次人才发放“服务绿卡”,为2962名高层次人才申办“山东惠才卡”

解决了服务短板,人才办事既快又准平台为人才来青、留青住青提供了一站式服务,将涉及8个部门的高频服务事项,办理次数由13次降低到1次提交材料数由98份精简到52份平台上线以来,共为7.5万名学历人才发放补贴资金12.89亿元,为实现人群全覆盖提供了精准定位基本达到人才补贴应享尽享

(三)提升了数据价值,引领数字化转型升级平台突破了跨部门数据烟囱藩篱,运用数字技术解决多部门业务交叠地带问题,实现最大程度容缺受理智能办理,大幅缩短办事时限。平台全面实现政策找人、精准服务保障了人才政策“易兑现落地人才服务更有温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Baidu
map